來源:泰州市中醫院 作者:編輯 時間:2019-10-20 16:29:00
隨著氣溫的降低,身邊的很多小伙伴的身體也開始出現了問題,咳嗽、打噴嚏、擤鼻涕的聲音在辦公室起此彼伏,在這種秋冬交替,大風降溫的季節,若防護不當,很容易誘發一些疾病的發生。
No.1感冒、哮喘、慢阻肺等呼吸道疾病
氣溫明顯降低易誘發呼吸道疾病,如果不及時增添衣物或者像老人、孩子這些免疫力低的人很容易感冒。冷空氣刺激后氣道免疫力下降,功能受損,繼而氣道反應性增高,引起咳嗽、胸悶甚至哮喘、呼吸困難等。因此,氣溫驟降時有哮喘、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容易病情反復或加重。每個人對這些刺激的影響不一樣,有家族史、體質敏感的人會嚴重一些。
體質弱的人寒冷天氣最好減少出門,出門時可以戴口罩,增加衣服,重視頭部、胸背和足部保暖以免著涼,天冷時也要注意家里要適時的通風,保持屋內空氣流通。風寒感冒初期,可以在家用7個蔥白、7片姜,一把糯米熬湯,熬制好后加一盅醋,一起食用,疏風散寒,有不錯療效。
No.2老胃病易發作
天氣轉涼的時候就是胃腸道疾病的高發期,因為低溫的刺激會引起毛細血管收縮,影響酸分泌和胃部血液循環,從而引發急性胃痙攣、胃潰瘍、胃腸炎等胃腸道疾病。
本身有胃病的人到了這個季節要特別注意保暖,根據氣候的變化及時增減衣服,防止腹部受涼。在飲食上也要注意暖胃養胃,多喝些熱水,少吃冷食,按時吃飯,晚上睡前可以用熱水袋熱敷腹部,對局部的穴位有一個熱刺激,對胃腸道不適的人也有一定幫助。
No.3天冷了,小心心臟“受傷”
大部分冠心病患者對天氣變化的敏感性很高,中醫上說寒邪具有凝滯收引的特點。氣溫變化大,突然的寒冷刺激會引起冠狀動脈痙攣,出現急性心肌缺血,誘發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天氣轉冷,戶外活動減少,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誘發心梗。氣溫驟降,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容易出現心肌缺血,這是秋冬季節引發心臟疾病的重要原因。
此類病人要注意保暖,合理用藥控制血壓。如果有胸悶、隱痛或心慌等情況,即使發作時間很短,也要格外重視。
No.4有腰腿痛舊疾的患者
中醫認為,寒主凝滯,氣血不通,經脈不暢,不通則痛。所以有風寒濕型腰腿痛的患者,氣溫降低,風寒濕邪氣易侵襲機體誘發或加重其病情,要注意保暖,特別是腰腿局部的保暖。
此類患者可以在局部做艾灸,艾灸有溫經通絡、行氣活血的效果,可以緩解疼痛,也能提高機體的抵抗力,注意艾灸完喝點溫水。
給身體保暖 要多補充能量
溫度驟降,外界溫度較低時,我們的身體就需要更多的熱量來維持體溫,也就是要多攝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天氣冷的時候,可吃點羊肉和牛肉,能散寒暖胃。但是,羊肉、牛肉都含有蛋白質和脂肪,患有胃潰瘍、胃酸過多的病人,有膽囊炎、膽結石的人,高血壓、高血脂患者,腎功能不全患者要盡量少吃。
消化功能好的人可以吃些糯米食物,糯米消化慢,耐饑,還有一定的溫補脾胃作用;消化功能不好的人可以喝些紅糖水來迅速補充能量,糖水易于消化吸收,可在短時間內補充碳水化合物,但是糖尿病人要注意非低血糖時不能喝,易引起血糖升高。
泰州市中醫院服務號二維碼
泰州市中醫院訂閱號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