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泰州市中醫院 作者:編輯 時間:2023-11-02 09:41:55
公元兩千多年,漢家公主細君和解憂從揚子江畔來到伊犁河谷,為這片貧瘠的土地帶來了中原先進的農業文化、金屬冶煉和建筑技術;二千多年后的今天,一個又一個江蘇泰州援疆醫療隊員從鳳凰之城來到天山腳下,給這片郁郁莽原帶來了先進的醫療技術,守護著一顆顆赤子之心,用大愛傳遞健康的希望。
董四海,泰州市中醫院西院區內鏡中心主任、肛腸科主任助理,現任江蘇省中醫藥學會IBD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泰州市醫學會大腸肛門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擅長對肛腸科疑難疾病的診治,特別對環狀混合痔、高位復雜性肛瘺、炎癥性腸病的中西醫診治有較為豐富的經驗。
從事肛腸科工作20余年。2023年10月作為一名醫療柔性專家對口支援來到了昭蘇縣中醫醫院。為了進一步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全面推動科室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為群眾辦實事活動,董四海主任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坐診,查房,手術指導工作。在簡單熟悉工作環境后,董四海主任快速投入到了緊張的工作之中。“立志做事,不負江蘇父老,經受鍛煉,不忘組織重托”,這是作為一個援疆醫療隊員的誓言。短短一個多月來,他與醫院同事們下鄉義診,跑遍了昭蘇的九鄉一鎮,為廣大農牧民送醫送藥,每到一處便受到空前而熱烈的歡迎,有時候一到鄉衛生院,就被患者團團圍住。一天義診下來,往往是累的話都懶得說,可一接到再下鄉義診的通知,他便又是毫無怨言、立即行動起來。
如果說,號角是勇士出征的命令,那么,病人則是白衣天使的警笛。10月11日上午,昭蘇縣中醫院肛腸科來了一位病情很急的患者,簡單體查后,初步判斷肛周膿腫引發的全身感染癥狀。科室立即把患者病情向正在下鄉義診的董四海主任進行了匯報。董四海主任二話不說立即趕回醫院對患者進行了詳細檢查,經B超提示患者肛周有一3X5厘米的包塊。董主任指示即刻完善各項常規檢查準備行立即手術治療。半個小時后,手術順利完成。患者塔某安返病房。當塔某醒來后,得知董四海主任是泰州來的柔性援疆專家,他十分激動。在董主任查房時緊緊拉著他的手說:“熱合買提董主任,您從那么遠的地方來,在這里沒親人沒朋友,從今天開始您就是我最好的朋友。”董四海主任聽后笑著連連點頭,并表示等患者塔某出院后會經常保持聯系。塔某住院期間,董四海主任幾乎天天去看望這個新疆朋友,病房內歡聲笑語,充滿了溫馨和諧。
針對急性肛周膿腫的病因、臨床癥狀、體征、相關檢查及手術治療等情況,董四海主任帶領醫院肛腸科醫師開展臨床教學查房,他說鑒別診斷的時候尤其是膿腫病人的鑒別診斷要詳細一些,因為肛周膿腫不光鑒別肛周其他感染性鑒別,痔瘡意外最好是各種膿腫的位置,膿腔大小都要鑒別,因為這個影響到后期要做什么樣的手術,術中可能發生的意外怎么糾正,心里有底。通過言傳身教,他將自己長期積累的臨床經驗和新的醫療理念通過教學查房傳授給臨床醫師,積極的提升了醫院全體肛腸科醫生的專業素養和業務水平。
一個月的醫療援助工作即將結束,為數百名患者提供了義診和咨詢,帶領中醫院肛腸科手術團隊做了5臺手術 (復雜性膿腫1臺,高位肛瘺1臺,單純膿腫1臺,混合痔1臺,肛裂1臺)。董主任在昭蘇短暫的日子里,已經和昭蘇縣中醫醫院的同事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臨別之際,他特題詩一首致昭蘇中醫院友人:秋雨滂薄抵昭蘇,冬雪皚皚別烏孫,一彎玉湖繞明月,萬盞華燈掛天山,圣佑格登藏佳氣,巴勒克蘇見和諧,縱有蘇杭譽天下,大美昭蘇在人間,還問詩仙別汪倫,不及昭醫情意深,期待來年故地游,天馬浴河踏歌聲。一個多月的相處,時間很短。但是從他身上看到對病人認真負責的態度,生命之所以美麗,正在于他是一個有血有肉的過程。美麗之所以永恒,在于生命的底蘊中有人類最純粹的良知與渴望。醫務工作是平凡的,他的平凡在于細微與實在,正是這些平凡細微的工作,撐起了人間最亮的天空,他用樸實的語言、真實的感情,營造了人世間最溫暖的情懷。真愛無語、大愛無聲,一朝援疆路,終身援疆情。
泰州市中醫院服務號二維碼
泰州市中醫院訂閱號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