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泰州市中醫院 作者:編輯 時間:2020-09-22 16:29:41
秋分(autumnal equinox),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9月22或23日。南方的氣候由這一節氣起才始入秋。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這一天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全球無極晝極夜現象。
秋分養生
秋分過后,氣溫降低的速度將會明顯加快,應注意天氣變化,及時添加衣服,夜間睡覺時要蓋好被子,以防著涼感冒。特別是老年人,對天氣變化非常敏感,可適時加些厚衣服。而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要特別注意胃部的保暖。
1、飲食選擇
秋分節氣來臨,天氣干燥,燥邪易傷肺,身體容易缺水開始"秋燥",此外,秋分天氣轉涼,脾胃易受涼?;悸晕秆椎娜?,應特別注意胃部保暖,適時增添衣服,夜晚睡覺蓋好被子。
此外,還要注意忌口,不吃過冷、過燙、過硬、過辣、過黏的食物,戒煙戒酒,忌暴飲暴食。在飲食上除了要多飲水,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外,還應多食有潤肺生津、滋陰潤燥功效的食物,如芝麻、梨、藕、百合、荸薺、甘蔗、柿子、銀耳、蜂蜜等。其中百合因味微苦,性平,具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的作用,故特別適合在此節氣食用。但因其性偏涼,故胃腸功能差的人應少吃。
此時節還宜常食山藥。山藥性平,味甘,有固腎益精、健脾益胃、潤肺止咳、嗽等癥。山藥還具有陰陽兼補、不燥不膩的溫補特點,故特別適合在秋分時食用。
2、精神調養
精神調養最主要的是培養樂觀情緒,保持神志安寧,避肅殺之氣,收斂神氣,適應秋天平容之氣。體質調養可選擇我國古代民間九九重陽(陰歷重陽節)登高觀景之習俗,登高遠眺,可使人心曠神怡,所有的憂郁、惆悵等不良情緒頓然消散,這是養生中的養收之一法,也是調節精神的一方良劑。
3、起居有道
秋季,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泄趨向收斂,畢藏,人體的生理活動要適應自然界陰陽的變化,因此,秋季要特別重視保養內守之陰氣。秋分之后,睡眠時間應逐漸調整至早睡早起的狀態,即晚上9、10點鐘入睡,早上6、7點鐘起床。早睡以順應陰精的收藏,以養"收"氣;早起則順應陽氣的舒長,使肺氣得以舒展。
4、固護陽氣
秋分節氣期間,固護陽氣,培補元氣也是必不可少的,陽氣足,百病消,此節氣補足元氣,也為冬季的封藏做好充分的準備。
秋分艾灸
《春秋繁錄》中記載: “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秋分剛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點。正如春分一樣,陽光幾乎直射赤道,晝夜時間的長短再次相等。
秋分也是養生灸療的重要節氣,當氣候變冷時,正是人體陽氣收斂,陰精潛藏于內之時,故應以保養陰精為主。補養腎氣,強壯脾胃,預防胃腸病。此時氣候漸漸轉涼,灸療時間可較夏季適當延長,增強衛氣,提高抗寒能力。選脾俞、腎俞、命門、神闕、關元、足三里等。
泰州市中醫院服務號二維碼
泰州市中醫院訂閱號二維碼